Search

#來點成長吧

🍉歡迎收藏或分享,推廣閱讀需要您。🍉

此書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來點成長吧

🍉歡迎收藏或分享,推廣閱讀需要您。🍉

此書作者很用心地花了許多時間探尋台灣古早味!跟親朋好友打探消息、數度上市場尋覓還會做這些點心的老人家,找到了還不一定會接受採訪,需要慢慢培養感情,天天拜訪聊天,才形成了書中一篇篇美食記錄,而且許多還是失傳已久的美食佳餚呢。

摘錄書中關於古早味美食的知識:
▲以前任何一家雜貨店都能賣冰,當年的冰果室還分成「文市」與「武市」。有請小姐來幫忙的稱為文市。而武市除了門市,也有部分直接批發的業務。

▲愛玉不切塊、不加糖及冰,直接入口是消暑良藥呀!

▲敬神明的「六色菜碗」分別是:麻荖、米荖、石糕、雞只餅、龜仔餅、鳳片糕。

「你知道什麼是『鹹軟ㄇㄧ阿』、『麻油煎糯米糖』嗎?」

「你有吃過『香蕉蘸蒜頭醬油』、『九豬十六羊』嗎?」

我一邊看此書的同時也詢問了老爸有無吃過這些點心,他說:「挖謀醬老啦!(我沒這麼老),有一些是過世的阿嬤才知道的點心。小時候也只顧著吃,叫蝦米麻攏毋知。」

感謝作者辛勤的記錄與探訪這些長輩們,他們都堅持不添加危害身體的食材,不貪利。也依循著古法製作。書中仔細教導這些美食的做法,說不定在家裡就能重現古早味呢。而我最喜歡吃台南的「切仔麵」和「板煎嗲」。在台北街頭切仔麵甚是少見,買個意麵加豆芽菜蘸蒜頭醬油,味道相似!而板煎嗲我偏好芝麻、花生口味,若是與西式糕點相比,這也是毫不遜色的美妙滋味呢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※五月推薦書籍:《 華萊士人魚 》 ※ig請搜尋:書閣 (有語錄及排版) ※以書為鏡/可以明得失
View all posts